信息过载

现代人有了手机,不再担心信息闭塞,只要打开手机,每时每刻都有铺天盖地的信息推送过来。真的假的、似是而非的、心灵鸡汤、毒鸡汤…,这些信息足够淹没你。所以现在这个信息时代,永远都不要担心你获得的信息速度落后于其他人,‎要担心的反而是信息过载。
信息过载大概就是你获得的信息超过了你正常所需,获得的信息对你造成‎了某种负面的干扰,有些信息的粘性对你形成某种成瘾性,我每天都要乘搭地铁、偶尔也会乘搭公共汽车,无论在地铁里还是公共汽车里,除了闭目养神的其他99%的人在看手机,玩游戏、看购物app、看八卦新闻的又占到90%以上。这些都是必需的吗?肯定不是。
围绕手机这些所谓信息科技所带来的‎种种副作用,如何趋利避害,这是要特别去处理的问题。

2021 07 21 发送自我的 BlackBerry 10 智能手机。

学着热爱低科技

我想我需要抵制目前所谓高科技带给我的享受的,试着去拥抱低科技。
说这话的时候,我并不是一个反科技—尤其是信息科技的人,我享受信息科技带给我的种种便利—移动支付、网络购物‎、社交(鹅厂的那个app几乎替代了2g时代的短信息、电话),好像一切都很美好,曾经我也陷入碎片化的时代并乐在其中。
但是,我发现上述信息科技带给我的负面作用盖过了一切正面作用:因为用了wechat、fb、pt…名单太长就不一一列举,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浮躁、没有耐心,没有什么事能让我静下来继续一个小时。‎开始我以为是年龄问题,看书学习能力降低;后来我仔细寻找原因才发现不只是学习,就连玩电视游戏也是这样,让我中断需要静心做的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?手机。
基本上,我除了睡觉平均15分钟至少看一次手机,看手机的目的也是集中在社交app或者购物app上,没有更新也要看看、不买东西也要看看…时间就这样在浮躁中流逝,而我也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趁了高科技‎的光,享受了高科技。
但是我开始接触这些所谓高科技的目的是什么?使用社交app是为了加强联系,可是微信里那么多的联系人,每周联系一次哪怕只是发个emoji的有多少?肯定没有我通过"原始的"打电话方式联系的人多,好友朋友圈里那么多的更新,我仔细阅读的有多少,或许我不是为了获得信息,而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而已;网购的初衷是为了省时省力省钱,但是结果除了稍微省一点力(拜我朝发达的物流业所赐,现在我基本上不需要肩扛手提往返超市或者商场了)外,既不省时更不省钱,恰恰相反,付出远超预计。有时候费时费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。

事实上,当我们沾沾自喜地使用这些“高科技”,认为其能带来便利好好处的时候, 我们这些用户就成了软件开发商的资源,因为有了这些享受免费服务的用户,软件开发商才能够赚取利润,尤其是那些以搜索起家、依靠广告业务盈利的大企业,没有用户他就什么都不是了。
所以,能不能试着与这些高科技保持距离,利用其便利、消除不利影响。我需要试试。

龙舟水如期而至,莫名人仍偏执固守

早上出门,搭电梯时也没留意外面正在下雨。出电梯听到有人说"下雨了,要带雨伞",心想这么近的路程,不用带伞应该也没什么关系吧。
待出车库才发现雨确实是下了,但是不大。应该可以正常去三幼、地铁站。
但是没想到我的预计发生了严重偏差,刚走出小区范围到谷丰路的对面,雨就立即大了,颇有点瓢泼的感觉。老婆打来电话,说下雨了,让芷卉把雨伞送到车库,要我回去拿。我极不耐烦地挂断了电话…
继续前行雨势也继续加大‎,康硕跟我说要穿雨衣,我也是不耐烦地说"哪有雨衣",然后继续前行。谷丰路转到咸嘉湖路时候,雨已经是真正的大雨了,想用手去遮一下康硕,可惜毫无用途。
到了幼儿园门口,我满心焦急—可能又要迟到了。当我要把书包交给康硕的时候,我掂了一下书包有点沉,心想里面有可能有雨衣,打开书包果然雨衣在里面。赶紧拿出 雨衣给康硕穿上,这时候有位打伞的老太太走过来帮忙遮了一下雨,我连忙道谢。目送康硕进入幼儿园大门,我火速飞奔离开幼儿园,准备去地铁站搭地铁,哪知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,
只能就近找个公交车站等待公交车,可惜要搭的那班公交车实在冷门,大约等了15分钟都没见到一辆。只好再寄希望于出租车,运气实在不好,等了十来分钟远远地有一辆出租出驶过来、远远地就被人捷足先登了。今天真的点背!…其实回想一下,为什么点背?原因还是出在自己身上,为什么要那么固执到偏执?